这一次的外出,上官云墨并不打算招摇,反而选择了低调,甚至连他的父皇也没有得到他外出的消息,完完全全是他个人临时决定的。
为了安全起见,他把出发的时间选定在清晨,集市还没有开始之前,耳目稀少之时,避免自己这一无意之举而引起骚动。
安然王爷四年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想法早已深深地扎根在安宁王都的老百姓的脑海中,他一出门必将引起热议。
不过,这些并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的父皇,要是得知这一消息,必又是一阵鬼哭狼嚎,惊天动地,一想到这,他就不由打了个寒颤,为了回来不用看到他父皇那张泣涕连连的模样,他必须要低调,低调,再低调。
所有一切准备完毕,上官云墨翻身上马,动作十分干净利索,轻盈了得,不失雅气。
看得刘芬牙齿痒痒,她倒希望一切都不要进行得那么顺利,最好在他骑上马时摔个狗吃屎,断一两根肋骨小意思,最多她委屈点一天24小时贴身伺候,总比被他逃掉好。
可无奈,天公不作美,有些人生来就是为了让人羡慕妒忌恨的,身份高贵不说,还长了一副英俊样,有八块腹肌不说,连动作都好看得快让人抓狂!
刘芬是一面犯着花痴流口水,一面嘟翘着小嘴示不满。
“绿嬷嬷,你们都回去吧。”在启程前,上官云墨不忘嘱咐道,“不用目送本王离去。”
“是,王爷,路上千万要小心。”绿嬷嬷老泪纵横,似娘与儿子挥泪告别。
说起绿嬷嬷为何对上官云墨如此上心,而上官云墨又为何对她相敬如宾,也是有原因的,相传有那么一段历史。
在绿嬷嬷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貌美如花,眉清目秀的姑娘(其实是自称的)。
那年天气大寒,洪水泛滥,安宁国土地虽肥沃,庄稼却抵不过寒冬的洗礼,大水沉淹,一年间,食粮紧缺报急,国家虽开仓救济,也无法缓解这一紧张局势,百姓饿尸遍野,一到酷暑闷热期间,瞬发传染病,民苦不堪言。
绿嬷嬷就是成长于这个时期,她为赌鬼之女,家里本是贫穷,却不想被她父亲*欠下巨款,被逼到处逃生,后给债主捉住,卖到烟花之地,与一男子生下孩子,又因生活困难种种,迫于无奈与孩子分离,直到最后,饿倒在茅草丛边,被路过的善良美丽女子遇到,把她救了回来。
据说,那名美丽女子正是上官云墨的母后,晴妃,那时绿嬷嬷比她要大上二十来岁,她见她倒地奄奄一息,处境可怜,便把她带回了宫中。
每次讲起尘年旧事,说到上官云墨的母后,绿嬷嬷就会感慨万千,告诉刘芬,那是她一生中遇到过最美丽的女子,若不是她出手相救,她早已踏上黄泉之路,渡过奈何之桥,喝上忘彻前尘旧情的孟婆汤......
每每这个时候,刘芬便像个老大人似的,一手轻抚着绿嬷嬷那头花白粗糙的头发,肢体上的语言总比话语表达容易得多,她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
不过,那是她第一次遇到不幸人生的人,对这个看似美好的安宁国有了不一样的看法,至少,她认为,自己的良心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