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兴醒来时,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原本密室和电脑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个黯淡无光的空房间。
他打开了随身手电,光一下子照亮了整个房间,再定睛一看,原来他们正被反光镜包围。这是一条长走廊,尽头是一扇门。
这时李航也醒了,却发现钟霖不见了。
两个人大声呼唤着钟霖,却只听见无尽的回声。
再抬头一看,天花板上破了一个洞,他们就是从那儿掉下来的。
“钟霖一定还在上面!”张文兴说。
“这样,我把你推上去,你再拉我上来,我们在上面找找。”李航说。
两个人呈人梯状站好,张文兴爬上李航的肩膀,上去后又紧握李航的手,李航使劲一跳,也上来了。
密室已经被炸成废墟,玉石俱焚,残破不堪,他们小心翼翼地四处寻找,终于发现了在一台桌子下面被炸得血肉模糊,奄奄一息的钟霖。
“这里……不安全……还会再炸……你们快走……”钟霖喘着气,用尽力气推了张文兴一把。
“不,我们不会抛下你的!”李航说着抱着钟霖往回跑。
三个人终于回到了充满光线的那个空房间。
“为什么你要开启那个程序,为什么你要害你自己?你一定知道这程序的后果,为什么不和大家说?不,你不会死的,一定要坚持住!”张文兴语无伦次地情绪激动地说。
“我已经……带你们……到了……另一个世界……这个U盘……拿去吧……里面有我……所有的视频日记……我不想再……拖累你们了……再见……”钟霖说完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这天是2294年1月11日,钟霖牺牲,时年四十九岁,却和十三岁没有多大差别。
两个人都不敢接受这个事实,崩溃地倒在地上。
过了很久,张文兴才重新振作起来,说:“钟霖走了。她把生存的希望留给我们,正如行铭一样,她的牺牲是伟大的。”
“现在我们的战友接连离去,文兴兄你不能再离开我了,好吗?”李航真挚地说。
两兄弟紧紧拥抱在一起,他们是长征六号最初的兄弟,也是最后的。
突然,密室里一阵颤动,天花板开始坠落,又一次地震发生了。
“快跑!”李航喊道。
两个人向着那扇门飞速奔跑,只听见后方天花板坠地和镜子破碎的声响。他们跑到门边,推开了门,发现前方又有一扇门。李航把后面的门关上,发现地震停止了,又打开门,地震仍在继续,只好重新关上。
这时他们身处一个更小的房间里,张文兴发现,第二扇门怎么推也推不开。
李航冲上前去,一脚踹开了门,两个人一同来到了门外。眼前的景象让二人既惊讶又兴奋:街上车水马龙,高楼鳞次栉比,他们果然回到了现代文明的怀抱。
更令他们惊讶的是,这哪是甚么外星生物,分明就是和他们长得一模一样的人类,大街上汉字随处可见,他们没有任何交流上的障碍了!
“我们想必是来到人类未来的家园了。”李航说。于是二人都摘下头盔,时隔这么多年第一次呼吸到天然的新鲜空气。
“看来,长征计划成功了。”张文兴兴奋地说。
李航不经意间瞟了这些建筑一眼,却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再定睛一看,那一幕彻底颠覆了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想象,令他们大跌眼镜:银行外的电子大钟上赫然写着:2050年6月5日8时6分17秒。
李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反复看了几遍,却只好承认这个事实。原来他们并没有来到未来世界,而是穿越到一切灾难都还没有发生的过去,在地球上。
恍然大悟后,李航说:“钟霖一定知道我们会到这里!我们来一定有我们来的目的。我只记得滨海大地震是人为制造的,如果我们能阻止他,那么一切都不会发生!”李航激动地说。
“如果这一切改变,我们只会生活在和平美满的年代,而不会有频繁的地震和严冬。”张文兴忽然想起钟霖在山洞中的那段话,“都说历史没有假设,可我们改变历史,拯救人类的机会来了!”张文兴乐观地说。
“我想我记的那四百万位数字里有重要的信息,说不定就能阻止地震。”李航说。
“你还记得?”
“一清二楚。不如我们先找台电脑把它记录下来,在给这方面的专家慢慢破译。”
“不行,没有人会相信我们的。我们只能靠自己了。”张文兴说。
“可是钟霖不在了。”李航伤感地说。
“没关系,我们从头学起。”张文兴说。
为了能在这里立足,他们卖掉了随身携带的精密仪器,用这笔钱在广州买了套只有十余平米的房子、生活用品和两台电脑。他们开始过这一段简陋而平常,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生活。
闲暇时间,他们就不断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和破译所需的高等数学,同时把那一串数字输进电脑里:
2.495832780629126334517113752644849931301173832915507283908485319667130602087923114957417329713759235145761493275941582139374925159543274931294225273567542953147381918218587102185898938930817385……
三年之后,他们电脑编程水平突飞猛进,于是毛遂自荐,共同进入了一家计算机程序开发单位,更是奇迹地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从两个普通职员上升到了部门经理和副经理。这时他们迫切地想要更多人的帮助,因为他们明白,连钟霖这种在儿时表现出极高的天赋,能够侵入A国的国防系统,一生都为计算机奋斗的人,都不能将它破解,而自己只学了三年,要想以两个人之力破译这串数字,简直比把长征六号开到宇宙边缘还要难。况且目前没有丝毫进展。于是他们把破译作为额外的任务,将给予很高的奖励。这激励了大家的热情,越干越起劲了。
这件事终究还是被总经理知道。他并没有以“不务正业”加以责备,而是一同加入了破译的队伍中来,并找他们约谈了一次。
“这些数字如果成功破译,将对我们国家有重要的帮助。”李航解释说。
“好的,这正能让我们一夜暴富。这样,我再调几个高手到你们部门来,这项工作非常重大,拜托你们呢。”总经理说。
破译工作开始紧张地进行,张文兴分配的十一个人负责编写破解程序,同时另有八个人进行计算,又三人校对,后来又分配了十个人进来,可是这几天以来几乎没有任何进展。
几天后,他们调用了一台超级计算机,经过连日奋战,终于从这串数据中吐出几行字来:
尖端技术(最高机密)
以下内容是近年来共五百四十八项尖端技术研究成果的报告。其中九十六项已经经过实验投入实际使用,一百三十七项处在实验阶段,余下三百一十五项仍在理论阶段。为防止竞争对手窃取,特此加密。
张文兴很激动,问李航:“你们算出里面的公式了啊?”
“只是数万个公式中的其中一个。这些之后,原来的公式仿佛人间蒸发一样,无影无踪了。”
这数据难在哪里呢?照理说,只要通过字符出现的频率进行分析和计算,就能推出暗藏着里面的一个公式,照着这个公式就能破译出全部内容了。
可是,数据的内部并不只有一个公式,每隔几十个字符就更换一个公式,以免一破百破。
“我们获得数据是从外星高等智商生物的文明那里得来的,但现在这个文明很可能已经灭亡。”张文兴对大家说。
“谁信啊?”有人质疑道。
“这就是证据。等破译完了之后,你们自然就信了。”李航说。
他们再次去找总经理报告成果。回来时张文兴却产生了疑惑:“这人我以前认识?不对,我们前半生几乎都耗在了长征六号上,除了三个战友与他本来的家人以外,还能见过甚么人?”
张文兴努力地在记忆中检索,一个个排除,终于想起在滨海大地震后全国顶尖科学家聚集在北太平洋的一艘游船上开的会议,其中有两名电脑高手,一个是钟霖,另一个是她父亲。张文兴又仔细回想了总经理的相貌,发现竟然和钟霖有许多相似之处,于是对自己的猜想更加肯定了。
“怎么了?”李航问。
“我一直有个疑问。我们的总经理,是不是有点眼熟?”
“好像有点。”
“我总觉得,他和我们身边的人有密切的关联。”
“你就直说吧。”
“他难道是……钟霖她爸?”张文兴猜道。
“甚么?”
后来在一次与总经理的聊天中得知,对方名叫钟宇,2018年出生,于是基本可以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却不敢当面说出来。不过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受到总经理的肯定,在破译上也有重大的突破,都是些人类还未掌握的物理常数和公式。
他们兴奋得还没有把破译出来的内容看过一遍,便交到总经理的手里。其中一部分是第十五号研究,属于已实际使用部分,内容是低温粒子,即通过某些人工合成的粒子能够释放出特定的射线,使周围的气温骤降。总经理也不怎么看懂,就立即把这些成果卖给了国家科研机构。
结果该项目的继续研究成为了重大国防工程,被张卫中等人制成了后来的低温武器,促使了严冬的诞生。
本来张文兴和李航是想借数据改变历史的,没想到却造就了历史。
张文兴得知了总经理卖数据,但不知具体的内容,赶紧上前劝阻说:“这些数据都是人类不曾掌握的技术,您这是在玩火,严重点说,会毁灭人类的!”
“没有那么严重吧,我觉得反而是在造福人类。”总经理说。
“我们得到数据时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可我觉得我们更应该慎重。这些数据卖到哪里了?”
“国家科研机构。”
“也好,可数据的内容是甚么?”
“好像是甚么……低温粒子之类的东西。”
总经理的一番话让张文兴呆住了,他只是说:“以后一定要慎重,选择安全的数据来卖。”
回家之后,张文兴瘫坐在地上,四肢乏力。
“怎么了?”李航问。
“总经理卖的是关于低温武器的数据!历史即将按原来的轨迹发展!”张文兴惊恐地说。
“甚么?不过我记得是A国先发起攻击的。”李航说。
“是这么一回事,但是很可能A国的地震波武器的技术也在这些数据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张文兴说。
“事到如今,我们一定要阻止其他任何人接触到数据。”张文兴严肃地说。
此后八个月之内一切太平。可是八个月之后,一场命案发生了。
严重点说,这彻底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一名员工与同事发生纠纷,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当天晚上正好这二人值夜班,那名员工趁另外一个人不注意时,突然亮出事先准备好的水果刀,猛砍下去,几刀过后,对方已不省人事。
为报复公司,他复制了一部分破译完的数据到自己的U盘里。杀人之后他根本不掩盖现场,而是立刻匆忙逃命,爬上一架偷渡到A国的飞机。第二天早上其他员工发现这个倒在地上的人后,立刻报警,但在警察赶来时罪犯已经踏上A国的土地了。后来A国以各种理由拒绝将其引渡回国。
“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都很痛心,”总经理对大家说,“我们将24小时配备监控,对一切人员进行严密防备,同时我也奉劝你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避免产生纠纷。”
“除了这场命案,我们还有损失吗?”张文兴提出了疑问。
公司对所有的设备进行全面清查,最终发现一部分数据被复制了,虽然对方也是计算机高手,可还是留下了痕迹。
“哪些数据被偷了?”张文兴慌张地问。
“关于人造地震波的那部分。”一名员工回答说。
“完了,完了。”张文兴垂头丧气地说。
“怎么了?”总经理问。
“我们必须阻止他!”张文兴坚定地说。
“阻止甚么?”总经理又问。
“杀人犯到了A国,一定会被查出是非法移民,很有可能会被遣送回国。这时他必定会亮出那些数据,这些数据就极有可能流入A国的国家科研单位,很可能对我国的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张文兴严肃地说。
可事情还没完,那个杀人犯果然把偷到的数据卖给了A国国防部,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合法的A国公民,又顺利地进入了A国的一家科研单位。仅用一个月的时间,A国就根据数据制成了地震波武器。这就是一切故事的开始。
这些数据再一次造就了历史,后来几乎置人类于死地的,竟是这些科研成果。
张文兴和李航感到了深深的负罪感,全世界只有他们知道这一切的后果,总经理也下令停止对数据的研究。
张文兴鼓励李航说:“我不相信这些数据全部都是用来毁灭人类的,一定会有造福人类的!”
“我也知道。可是公司不干了,我们去找谁?”
“找我们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张文兴斩钉截铁地说。
但是他们深知,这一切是必然发生的,如果他们没把数据给公司,就不会被卖到我国和A国的科研机构,就不会有严冬,也不会有长征六号,而他们就不应该在这里,于是这就陷入了历史的死循环。事后他们渐渐明白,改变历史是不可能的,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造就历史,唯有历史的结果是人类因数据而获救。而有些事情,他们必须要做。
张文兴豁然开朗,当天晚上在自己电脑的日记上写下这两行字:
我们不能改变历史,
但我们能创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