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 / 1)

放学回家的金莉从这里路过,见人群中有几张熟悉的脸,“是西村的!”她对西村怀有某种特殊的感情,便急急地赶过去询问发生了什么事。黄德中把计委主任在“耀华玻璃制品厂”说的话告诉她。玻璃厂关了,就切断了西邨回来的路;西邨的父亲被罢了官,西邨就更不会回来了。金莉听了很气愤,说:“要反映就一竿子插到底找县委书记去!走,我带你们去!”西村人大多数都认识金莉,知道她是金书记的女儿,是见过些世面的人,便一窝蜂呼啦啦随金莉来到县委办公大院。金莉与黄德中请求门卫放他们进去,否则他们就堵住大门。门卫怕引发闹事,同意派出三名代表。黄德中与众人商量了一下,由他和唐海、宋五叔的老婆去见县委书记。

上到县委书记办公室的楼面,保卫把他们拦下了。宋五叔的老婆天生就是大嗓门,又自觉理直气壮,双手叉腰嚷道:“好狗不挡道,好人不打人,你算哪路门神?啊?你想调戏妇女吗?放规矩点!让开!”几句话把保卫吓得退到一边。

声音把整层楼面都要炸了,县委办主任跑出办公室,气咻咻地责问:“什么人在这里咆哮?”

“乡下人吃糠咽草的喉咙天生就高,他狗腿子不拦路用得着叫吗?”宋五叔的老婆还有些火气。

黄德中趋前一步,问:“你是书记?吾们是西村的代表,来反映情况。”

县委书记也听见了吵闹,慢悠悠地走到走廊,绷着脸皮,“阿哥阿猫都来找县委,县委还办不办公啊?有话找你们乡政府说去!”

“你是书记?吾们人都来了,来一趟不容易的!”唐海壮起胆小声说。

“是你们县政府封了吾们西村的厂门,不找你找谁?想打发吾们走?没这么便宜!楼下还有三十多人等着呢!”宋五叔的老婆大声说。

一听这话,县委书记的心头咯噔了一下。调查西村玻璃制品厂的事是他批示的。如果不是县计委来反映,他对徐雪森已经毫无印象。举报信说戴着右派帽子的徐雪森在西村办了家地下黑工厂,在开历史的倒车,在挖社会主义墙脚,想复辟资本主义,这才使他想起不久前就是他当着徐雪森的面宣布“该干什么还干什么的”,现在倒好,这右派居然顽固坚持错误向党猖狂进攻了,而且是实质性的行动,他觉得事态已经十分严重,到了非处理不可的地步,因此批示成立联合调查组,对徐雪森“旧账新账一起算”,坚决“取缔地下黑工厂”。可是没想到此事引起群众不满,竟然集体上访了,还来了三十多人,事情有点大了,众怒难犯。他紧绷的脸皮松展了些,朝县委办主任挥挥手,“我正在开会,你们先跟他反映。去吧。”

县委办主任心领神会,把唐海、黄德中和宋五叔老婆领进自己的办公室。三人你一句我一句说了一船又一船的话,无非是三个意思:一,徐雪森历来助人为乐大公无私,他办了两爿厂但自己家没一个人进厂,是大大的好人;二,玻璃厂是社员们的饭碗,是合作社“公积金”“公益金”的重要财源,封厂就是砸社员的饭碗,就是扼杀合作社,就是与合作社过不去;三,徐雪森有能力有魄力,是合作社长不二人选,如果另派他人,别怪他们不听指挥。

这些意见很像是向县委叫板下战书,是公开向政府施加压力。这还了得!县委办主任不敢答复又怠慢不得,立即向县委书记汇报。

等的时间久了,院门外的一群人有些焦躁,金莉把手一挥,“走,进去看看!”三十多人呼啦啦蜂拥闯进大院。“哪栋楼?”“从前找大地主看房子,哪里的房子高房子好一定住着大地主,现在找大官也只要看房子。喏,那座楼最高样子又好,县委书记肯定在里面!”一群人唧唧喳喳上到县委书记办公室的楼层。“唐海他们人呢?被书记扣了?”“不敢!”“凭什么扣人?又不犯法!”“这栋楼真漂亮!”“县委书记住的地方还能差嚒!”“这地板都能照出人影子来!”人们议论着。有人大声呼喊:“老唐!德中!你们在哪?”“书记,你出来!”“喂,这里有茅坑吗?吾要解手了!”农民们以为这里是他们的田间地头,是他们门前的场院,像去西桥街市赶集,扯起嗓门大声说话,毫无顾忌。

一群翻了船的鸭,一群肆无忌惮的农民。

县委办主任闻声连忙从县委书记的办公室里跑出来,“你们有没有组织纪律啊?”一看走廊上乌压压一片站满了人,马上唬下脸。“你们是怎么进来的?啊?想造反吗!保卫!”

“胡说八道!谁造反了?”金莉挤到前面,“我们是来反映情况的,你怕见群众呐?毛主席说干部是公仆,群众是主人,你看看你是什么态度,公仆比主人的架子还要大,耍起威风来了!”

“就是,主人来了还不赶快抹桌倒茶!”“主人见公仆成了造反,哪朝的王法?”“书记成了缩头乌龟怕见人了,嘿嘿!”“乌龟出来吧!主人不会吃了你!”“真要是乌龟就好喽,一刀斩下去,气臭肉香啊!哈哈!”

肆无忌惮!粗言秽语!目无法纪!

县委书记再也坐不住了,噌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可又一屁股坐了下去。这个徐雪森自己不出场却能动员这么多群众来替他开脱罪责鸣冤叫屈,他身上到底有什么魔法?群众的尾巴,落后的代表!他迎合了落后群众自私自利的要求。不管怎么说,此人有些群众基础有些威望是肯定的了,但也正好说明他的能量也实在太大,影响太坏,如果不彻底解决,后面不知道还会发生什么,必须果断解决。可是,万一解决了他一个人,又引发群众更大的闹事浪潮,影响就更坏。他伤透了脑筋。去发火发威么?有失自己的尊严有失自己的身份;忍气吞声?实在憋屈。可事情容不得他躲在房间里默不作声,一旦激怒了这群目无法纪的群众,什么后果都可能发生,到时候就不可收拾。众怒难犯是古训,更现实的问题是法不责众。你能给普通群众扣什么帽子?能把三十多人都抓起来?说起来他们是来上访反映情况的,顶多是说话难听些喉咙也大些,没触犯哪条法规。犯不着与群众顶牛。那是下下策,最好的办法是先打发他们离开。他堆出满脸的笑容走出门来,和颜悦色地向大家打招呼,说县委一定会认真考虑大家反映的情况和意见,一定会公正地实事求是地处理玻璃厂和徐雪森的问题,最后说:“各位老表乡亲,我是县委书记,不错,可我个人无权决定重大问题,晓得吗?要县委集体讨论决定的,先回去吧,要充分地相信县委。”说完,他又让县委办主任联系“光明玻璃厂”派一辆大卡车来把三十多人送回去。

得到县委书记本人的亲口答复,黄德中和唐海招呼大家离开,还向金莉表示了感谢。三十多个男女老少像凯旋的将士在车上眉飞色舞地描绘着他们的明天。一回到村里,黄德中立即去报告徐雪森。徐雪森听了,笑笑,又摇摇头。“等几天看吧。”

可是,这些农民太善良太幼稚太天真了。他们忘了西村老辈上传下来的老话:泥鳅在牛脚氹里是翻不出大浪的。泥鳅再多还是泥鳅,牛脚氹却可以变成汪洋大海。他们刚走,县委书记等不及西桥乡刘副书记的书面报告,立即通知联合调查组组成单位的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开会。会议要求坚决取缔资本主义幼苗的西村“耀华玻璃制品厂”,建议撤销徐雪森一切职务,开除党籍;建议给予工业局张副局长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下放到西桥乡任分管工业的副乡长;建议撤销龚炳勋“耀华玻璃厂”书记职务,行政降一级,调县物资局任计划股股长;建议给予西桥乡刘副书记党内警告处分。参加会议的县委组织部姚副部长和公安局余副局长对别的决定表示没有意见,但认为对徐雪森的处分过于严厉,建议改为撤销他的党委委员、合作社社长和所兼厂长的职务,保留党籍,可留党察看一年。县委书记想起三十多人的集体上访,同意了二人的建议。

最新小说: 你是我的命中注定 都市至尊隐龙君长风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 日常系影视世界 和女神们的荒岛求生 第一宠婚:军少大人,你好棒! 死神之剑舞唯我 女同事的秘密 挂名皇后 随身带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