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和西克特的会面,戈林回到了在柏林的旅馆,这次的收获已经不小了,至少不用时刻提防着国防军了,其实担任这个顾问虽然没有军职,但是依然可以影响德国的装备发展,虽然他仍然需要面对那如同蜘蛛网一般的军工蛋糕,不过至少他现在可以对德国的军事装备发展经行一定程度的干涉。对于今后即将面对半个世界的德国来说,这是十分关键的,必须要尽早的统一德**备生产,简化德军的后勤压力,提高后勤效力。
此时已经深夜了,戈林必须尽快规划德国空军的发展路线,此时德国甚至都没有培训飞行员的能力,为此他选择了和历史上同样的方法,通过建立滑翔机俱乐部来培养德国的飞行员。除此之外,他计划通过对中国的援助,来换取在中国成立正式的航空培训基地来为飞行员提供高等飞行训练的场地。有人说,在苏联建立航空训练基地和船厂不是比在中国更加有利吗?我其实就想说,凭借苏联的实力,如果没有德国的援助,是没有能力建立先进航空兵的,虽然德国在苏联建立了标准的军事训练体系,但是也加重了英法的疑心,而且苏联人比起德国人在这次合作中,远比德国人的收获要大。如果通过接触英国在中国建立航空和装甲兵基地,那么首先就消除了英国的疑心。至于法国,英国人巴不得德国人可以继续和法国人对着干呢!一个强大的德国英国不愿意看到,同样一个弱小的德国也不是英国人愿意看到的。而法国入侵鲁尔工业区的行为,也让英国人看到了法国在欧洲大陆一家独大的危险,虽然在国际舆论的压迫下,法国人撤退了,但是德国也因此变得更加虚弱。如果多来几次,不用法国人动手,德国自己就奔溃了,而那个时候英国人将面对一个称霸欧洲的法国,显然英国人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我认为德国比较可行的是,在法国人撤退后,去抱英国人的大腿,恳求英国人放松凡尔赛条约,虽然丢脸,但是对于德国来说这是可以改变德国命运的!孰重孰轻自然可以得知。
他开始为德国空军拟定了编制。他计划让德国的航空部队拥有独立作战能力,例如二战时期,一个航空团通常拥有100架左右的同型号飞机,而戈林的计划是一个航空作战群拥有四个航空军,一个航空军拥有四个航空联队,同时取消航空团,每个航空联队配属300架左右的多种型号飞机。例如一个航空联队将拥有四个战斗机大队,两个中型轰炸机大队,一个重型轰炸机大队,一个运输机大队。他准备将俯冲轰炸机和侦察机划归给德国陆军,远程巡逻机和部分重型轰炸机划归给德国海军,旨在减轻德国空军的负担,从而让德国空军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制空权和战略轰炸上去。事实上,德国空军就是因为参与到了对地攻击任务中去,而对制空权的争夺中处于下风,战争初期还不明显,而到了后期这个问题越来越明显。拥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航空联队,则可以更有效的对战区进行掌握,以军用地图为例,再xy双坐标的规划中,只需要为每个联队规划好需要控制的坐标范围,而到了大队只需要加入z坐标就可以对空域施行高效的管控。复杂的空域可以通过xyz三坐标进行细化,这样就可以精简指挥系统,同时指挥官拥有更多的兵力,可以以最快速度处置突发情况,避免战机流失。
戈林处理完空军的建制问题,就要对空军的技术和战术进行规划。不过戈林终究还是没有抵挡住困意,手握着钢笔趴在桌子上进入了梦乡。
d看小说就来